脚痛是很多人经常遇到的问题。比如足底筋膜炎,脂肪垫炎引起的足跟痛,跟腱炎,跟骨滑囊炎,跟骨高压症引起的足跟上方痛,跖痛症引起的前脚掌疼痛,痛风,拇外翻引起的脚趾头痛,距舟关节炎、跖附关节损伤引起的足背痛等等,都有可能引起脚痛。【文献1】
除了上面各种炎症引起的脚痛,中医认为,上了年纪之人,身体阳气虚弱,很容易受到阴寒邪气的侵袭,寒湿之邪也会引起各种疼痛。如果寒湿下袭两足,则可发为小腿、脚踝部位的水肿,久行时重痛无力,像小腿绑了水袋子。如果寒湿滞于经络,则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身体远端的关节部位就会麻木、冷痛。如果素体寒湿与阴雨天风湿之邪相遇,游走于经络之中,则关节处酸痛难耐、筋脉浮肿。【文献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也会引起脚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临床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患者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感觉障碍严重的病例可出现下肢关节病及溃疡。痛呈刺痛、灼痛、钻凿痛,似乎在骨髓深部作痛,有时剧疼如截肢。痛呈昼轻夜重。有时有触觉过敏,甚则不忍棉被之压,须把被子支撑起来。当运动神经累及时,肌力常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晚期有营养不良性肌萎缩。周围神经病变可双侧,可单侧,可对称,可不对称,但以双侧对称性者多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引起的疼痛发生率在10%—20%,是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俗称“神经痛”),其特点是自发性和诱发性,除了电击样疼痛,还有针刺、火烤、撕裂样疼痛,往往轻微的触碰就会诱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根本原因,是小血管的受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还会引起脚麻。这种脚麻有几个特点:1.从远端开始;2.有对称性;3.逐渐向上发展;4.除了麻,还会有袜套样感觉、踩棉花感、蚁走感等。由于感觉麻木,病人对温度、疼痛不敏感,有时由此发生烫伤、割伤、硌破后不自知的情况,发展下去就会出现糖尿病足等严重问题。因此,没有诱因却出现脚麻的患者要注意检查血糖水平。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必须严格控制血糖。已出现神经病变的要使用药物治疗,并且天天检查双脚是否有破损,尽早处理脚部干裂、鸡眼、霉菌感染等问题。【文献4】【文献5】【文献6】
对于因为寒湿和糖尿病神经病引起的脚痛,脚麻,传统中医药方鸡鸣散具有很好的疗效。鸡鸣散得名的原因是因为服药的时间很特殊,要求听到鸡鸣就服药,也就是凌晨3点左右。选择在这个时间段服药,是因为此时胃中的食物已消耗殆尽,胃腑为空,可以使药物有足够的空间得以运行,正所谓“药力专行”之意;而此时太阳渐出,阳气渐长,使阳药之气力借助自然生发之阳气,来达到推动寒湿阴邪出于机表之目的。皖南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为了探求鸡鸣散的服药时间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还专门对小鼠做了相关实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鸡鸣散镇痛、抗炎作用呈用药时间依赖性,夜间用药作用强于白昼。【文献2】【文献8】
鸡鸣散需冷服。清代名医陈修园将此种冷服方法称之为“先诱之而后攻之也”。意思是说,寒邪为阴性之邪,用凉药诱惑它,让邪气误以为是一家人。而实际上,此方配伍之药均为温热之性,用热药以温化寒湿之邪。这就是先诱之而后攻之意。此药需慢慢喝,可以一直喝到天亮,寒湿之邪会在早上随着大便而排出。由于方中含有苏叶,服药后也会有点微微发汗的感觉,使得湿邪上可发汗而解,下可从二便而出。正是引邪出,又给邪以出路,讲湿邪排除体外。
最早收录鸡鸣散之方的医书应追溯到唐代王焘撰写的《外台秘要》,后至明清时期曾收载于多本医书之中,如《医心方》《鸡峰普济方》《证治准绳》《医方选要》《绛雪园古方选注》等。【文献2】
文献链接:
1. 脚疼是怎么回事?不同位置疼痛的原因不同,这篇文章都说全了
5.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从湿论治新诊断 2型糖尿病的思路和方法
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7. 张广德,黄佳娜.鸡鸣散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6(10):54-55.
8. 鸡鸣散
Blogger Comment
Facebook Comment